面向3-8岁的幼儿儿童
免费编程入门启蒙网站

10条建议帮您为孩子打造创造力和成长的优良环境 by Mitchel Resnick Scratch创始人

10孩子成长和创造力培养的10个建议

翻译:少儿创客帮

转载请联系译者

本书摘自MIT出版社出版的《终身幼稚园:通过项目,激情,合作和玩耍培养创造力》一书,作者是Mitchel Resnick

给家长和老师的10条建议

关于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最佳方式有一个误解,那就是把孩子扔那里,让后让他们自己变得有创意。尽管孩子们天生具有好奇心,喜欢提问,他们仍然需要发展他们创造力释放所有创造潜力的必要支持。

培养孩子往往是一项平衡的艺术:我们要安排多少内容,多少可以让孩子们自由探索;什么时候感谢,什么时候看着就好;什么时候展示给他们,什么时候需要讲解,什么时候提问,什么时候倾听,噢,真的好复杂。

纵观本章,我决定把给父母和家长的建议放在一起,因为我觉得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学校,培养创造力的核心要点是一致的。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最大的挑战不在于“培养创造力”而在于能够营造孩子们的创造力能够很好的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环境,也就是营造适合创造力培养和发展的环境。

我围绕着创意学习螺旋模型的五个部分组织本节内容:想象,创造,动手玩,分享和反思。我给出了帮助孩子们想到自己要做的东西,通过动手使用工具和材料创作项目,与他人分享并且对自己的经验进行反思。

创意学习螺旋模型 (感谢 Mitchel Resnick供图)

我针对模型中的每个元素我给出两条建议。一共有10条建议。当然,这10条建议远不能回答你关于孩子创造力培养的所有问题,只能解答你的一部分疑惑。把这10条建议当做代表性的例子,你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1. 想象 :展示案例 激发创意

一张白纸,一张空白的画布和空白的屏幕往往让人望而生怯。一组作品案例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类似于课堂教学中的课前导入)当我们开展Scratch研讨会时,我们总是首先展示示例项目,以了解可能的内容(鼓舞人心的项目),并提供如何开始(启动项目)的想法。当我们举办Scratch工作坊的时候,我们通常从展示一些示例项目开始——让孩子们对于Scratch能够做什么(启发性项目)并且告诉孩子们如何动手制作自己的项目(起始项目)我们们会展示各种各样的作品,我们希望这些作品能够激发工作坊参与者的兴趣和激情。当然,这样做的话有的小孩子就会单纯的模仿和复制他们看到的例子。入门时候这样做是可以的,但仅限于入门。我们要鼓励孩子们修改我们展示的例子。鼓励他们加入自己的声音,创作有个人风格的作品。他们能够做成做出不同的作品呢?他们如何把在作品里表现出自己的个人风格,如何把创作和自己的兴趣结合起来?他们怎样才能够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

2. 想象 : 鼓励他们去”瞎搞”

大部分认为想象嘛,在脑子里想一下就好了,其实动手也同样重要的。为什么帮孩子们找到好的点子,我们常常鼓励他们大胆的瞎搞。当孩子们玩儿乐高积木或者动手进行手工制作的时候,往往会产生新的想法。漫无边际的尝试往往会成为特定项目的开端。我们经常会安排一些小型的动手活动作为活动开始,让孩子们动起来。例如,我们经常要孩子们把一些乐高积木拼在一起,然后把拼好的积木传给朋友加一些积木块,然后不停重复这个过程。几轮之后,孩子们就会想到自己想要做什么东西了。

3. 创造 : 为孩子们提供多样化的原材料

玩具和周围环境中的材料会深刻的影响孩子。为了让孩子们做一些有创造力的事情,我们应当保证有足够大量各种各样的材料来涂鸦,来搭建,来动手实践。虽然诸如机器人套件、3D打印机可以大大的拓展孩子们创造的范围,但是不足以替代传统的材料曾经有一个计算课外俱乐部的负责人很局促的告诉我,他们的孩子用“尼龙袜、报纸和鸟食”来制作自己的布娃娃,没有用到什么高科技,但是我觉得他们的项目真的非常棒存在即合理,每种材料都有他独到的好处。乐高积木和雪糕棒非常适合用来搭建布娃娃的骨架,毛毡和纺织品适合做布娃娃的皮肤,而Scratch能够让舞台角色或者机器人动起来并可以交互。港币和马克笔适合用来绘画,胶枪和胶带适合把骨骼、皮肤粘到一起。材料的种类越多, 创作出有创意的作品的概率就越大(所以创客不仅仅是Arduino套件,日常生活有有大量的东东可以用的).

4. 创造 : 接纳任何形式的创作

Mitchel Resnick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所以制作的作品也就不同。有的喜欢用乐高积木搭建房子和城堡。有的喜欢用Scratch制作游戏和动画。还有的喜欢做项链,做肥皂盒赛车,制作甜点或者是制作迷你高尔夫球场。写一首诗或者一个短的故事同样是是创作。孩子们可以从所有的这些活动中了解创意设计的过程。我们要帮助孩子们找到能够引起他共鸣的创作类型。进而我们要鼓励孩子尝试多种不同的创作。那样的话,孩子们能够对创意设计的过程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5. 玩耍 :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对于制作重要性的强调贯穿了整本书。的确,有很多超级棒的学习体验是在人们沉浸在积极的创作活动时候体验到的。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要把我们的注意力放到我们要做的东西上。更要的是创作的过程。当孩子们创作自己作品的时候,强调过程而不是强调最终的作品。要询问孩子们用什么策略来创作,从哪里来的灵感。基于那些失败的尝试与成功的例子一样的鼓励和表扬,这样才能鼓励孩子们勇于尝试,积极探索。要特意安排孩子们在项目进行到中间阶段的时候分享展示他们的项目,并且讨论下他们接下来打算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

6. 玩耍 : 给予项目足够的时间

当孩子们沉迷于创造性的项目的时候,是要话费大量时间的,尤其是他们不断的改进、尝试探索新的想法的时候(正如我们所希望的)。试图让孩子们在50分钟的课堂里或者一周几次50分钟的兴趣课上完成自己的项目,会逐渐的让孩子们的灵感丧失掉。这样孩子们就会倾向于不冒险或者尝试,让孩子们优先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的找到正确的答案。为每个项目安排两倍甚至跟更多的时间是非常有价值的。为了让孩子们有戏剧性的变化,应该安排特定的几天、几周甚至是几个月来让孩子们心无旁骛的来完成自己的项目(有的地方信息技术课是两节连堂就是很好的尝试的。)此外,还要有孩子们能够把把大块时间用来完成自己项目的课外兴趣小组和社区中心。

7. 分享 : 家长和老师要扮演“媒人”的角色

很多小孩都想分享自己的项目,但是却苦于不知道怎么做。你可以扮演”媒人”的角色,帮助孩子们在线上或者线下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共同完成项目。在计算机俱乐部,教职人员和导师会花大量时间大部分时候导师按照学生的兴趣来分组,比如在日漫和3D建模方面共同的兴趣。当然也有考虑成员兴趣的互补的情况,比如把喜欢艺术和机器人的同学分到一组,这样他们就能够一起创作互动雕塑装置。我们在Scratch社区组织过 长达一个月的协作营活动来帮助这些Scratch用户找到能够一起创作的人,他们也能够学习到高效协作的策略。

8. 分享 : 积极参与协作

有时候父母和老师对于孩子们的创意性项目干涉过多,往往会忍不住告诉孩子们应该怎么做或者干脆抢过键盘帮助孩子们修复问题。也有的父母一点也不参与。在这两种情形下有一个平衡点,能够让大人和孩子实现共同合作的点当双方能够很好的合作的时候,都能够从项目中学到狠毒哦东西。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Ricarose的家庭创意学习倡议活动,通过五期课程,家长和孩子们孩子们能够在创意项目中很好的合作,,经历过这样的学习活动之后,家长和孩子对于彼此的能力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亲自关系也更加紧密了。

9. 反思 : 提问一些真正有价值的问题。

mitpress.mit.edu/books/孩子们投入精力沉迷在项目中固然重要,但是停下来反思一下整个项目中发生了什么同样重要。你可以通过提一些关于项目的问题来促进孩子们反思自己的项目。我一开始通常会问“你是怎么想到这个主意的?“,这是一个我真的想知道的答案的真实问题。这个问题促使孩子们反思到底什么促使和鼓舞了他们。另外一个我喜欢的问题是“最让你惊奇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让他们不仅仅是描述自己的项目而且能够反思自己的创作经历。如果项目出问题了,我经常会问“你想要实现什么样的功能”在描述他们的目标的过程中,他们经常能够认识到问题出在哪里,不需要我更多的启发和帮助。

10. 反思 : 家长和老师要能够跟孩子分享自己反思和想法

大部分家长和老师往往不愿意告诉孩子们他们自己的思考过程。很多时候大概是因为他们不想让孩子们指导他们有时候也会疑惑也不是很确定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但是对孩子们来说告诉他们你的想法是你能够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了。我们必须让孩子们知道,无论对于大人还是小孩,对每个人来说思考都是一件不容易的的事情让孩子们听到你关于项目的策略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是非常有好处的。孩子们听见你的反思,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和开放的反思自己的想法,他们既能够 更好的完成项目的办法。把你的孩子当做善于创造性思考的学徒;你正在通过动手示范和讨论来帮助他们成为更有创意的工匠。

创意模型

当然,创意学习模型并非一个想象,创造,玩耍,分享和烦死的闭环模型。随着孩子们创作郭晨更多不断深入,他们会产生新的想法,然后开始螺旋模型的下一个迭代,另外一个想象,创造,玩耍,分享和烦死的循环。在螺旋模型的每一次迭代,你都会找到支持孩子们创意学习的新的机会。

Mitchel Resnick,教育技术专家,MIT媒体实验室学习研究教授。. 他与乐高玩具公司亲密合作了30年,跟乐高合作开发创造性的项目比如乐高Mindstorms机器人套件,还负责管理乐高在MIT的捐赠基金(大概是乐高资助的教授之类的名头)。他带领团队开发了Scratch编程软件和在线社区,他是计算机俱乐部项目的联合创始人,计算机俱乐部面向帮助低收入社区青少年的课后学习中心体系。

原文链接:ww2.kqed.org/mindshift/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