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STEM素质教育在国内大热,编程也进入了我们普通人的视野。你可能会问,我以后又不当程序员,编程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今天本喵就试着来拆解一番,编程是不是真像大家以为的那样,门槛高,又难以掌握呢?
先提出一个观点:孩子学习编程,最重要的并不是掌握编程技术,而是要学会用编程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
相比之下,中国大陆目前少儿编程教育渗透率大概只有0.96%!
那美国小学的编程课堂究竟是什么样,能在短短几年内就覆盖这么多所学校呢?
首先是它真的非常有趣。
来参考一下美国明尼苏达州学区小学阶段的编程课~
明尼苏达州的教育质量大概处于什么水平呢?以明尼苏达大学为例,自1851年建校以来,校友中一共诞生了包括2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位前美国首席大法官、2位前美国副总统,以及多位名列美国财富500强的企业巨子。
明尼苏达州教育革新在全美一直走在前列。从几年前起,明州学区内的中小学就已经普遍开设了STEM课程,包括数学、科技、工程、编程等。尤其是在低年级的孩子中,基本都设立了编程课。
低龄段的孩子一开始是用iPad上的APP,如Kodable、The Foo’s和Tynker等,先接触编程语言,之后再引入编程机器人,让孩子慢慢学会指令和逻辑。
例如课堂活动小机器人Sphero,这个机器人需要在iPad上安装APP才可以操作。打开APP连接上机器人后,就可以选择不同的指令进行编程了。
在课程中老师还会发给学生不同的任务卡来完成任务,比如用手头的文具制作出一个迷宫,让自己的小机器人走出这个迷宫。
在编程过程中,即使是最小的孩子也能接触到函数、计算最短路径等这些高深的学术概念。
到小学高年级阶段,孩子们还能更加自如地运用各种编程工具,来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如游戏、音乐、画作、H5页面、小程序等等。
最近在硅谷,编程猫也走进了当地中小学课堂,获得了来自苹果、微软、IBM等公司高管家长的欢迎和接纳。
刚开始,在一些欠发达地区,电脑设备比较欠缺,于是“不插电”的编程课便走入了课堂。
“不插电”编程课的重点在于,经过前期仔细的课程设计,老师组织孩子们进行集体活动,来锻炼和培养孩子的设计、逻辑、算法等编程思维能力。
上个月在硅谷,编程猫海外课程专家和老师们,就为当地小学生上了这样一堂不插电的趣味编程课。
每个人都学一些编程知识,并不是要都像程序员那样成为技术专家,而是应该学会编程所需的基本逻辑思维和计算思维,这才是孩子成为未来公民的核心素养和能力。